杨耀洲:重彩艺术中国元素的文化诠释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杨耀洲
中国元素的概念
“中国元素”应分为二部分,第一是中国固有元素:比如中国的领土、领海,中国的人种等等;第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文化元素。
中国元素——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还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体系、民俗事象、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科技、法律、伦理等,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宋元明清,大到故宫长城,小至窗棂门钉。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中国元素,但中国元素不全等于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现代文化。
发掘和运用优秀中国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融入中国元素是我们重彩艺术研究的课题。
中国元素是丰富重彩艺术创作
中国元素形成渊远,流源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在半坡文化的彩陶上,看到的土红色的陶器上以黑色绘制了纹样,简陋而不失色彩对比的厚重;在楚国文化的漆器中,红色与黑色鲜艳辉映逗人;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量的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上娴熟的以线造型,落脚于平面布局,趋于成熟;汉墓马王堆出土的T形帛画是中国绘画发展历史上的瑰宝,可见到重彩绘画的形式完善、构图完整、色彩丰富。
由楚文化与先秦文化交融产生的汉文化,造就了中华汉民族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对中华民族的审美培养有着高度的影响力。
随着印度佛教文化、西域文化与中原汉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汉文化的重彩艺术绘画在宗教绘画、民间美术的实践上受到推崇,构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艺术形式。佛教文化东进中原,在佛教文化的图像传播方式上,选择了传统的重彩艺术作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形式,留给后人的敦煌壁画,是重彩艺术绘画在佛教文化传播中的充分应用,时至今日,佛教文化已退出社会主流文化舞台,敦煌壁画载负的内容不重要了,是由敦煌壁画的其眩目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样式耸立于世。
中国元素,更广泛的存活在民间艺术中,服饰上的绣花、房屋屋檐上的五颜六色的斗拱、窗花剪纸、各具地域特色的皮影戏、民间艺人造型生动的泥人、逢年过节喜庆婚嫁的太红灯笼(宫灯.纱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剪纸,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蜡染,中国瓷器、彩陶、紫砂壶、青铜器、鼎、石狮,对联、门神、年画、舞狮,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铜镜、大花轿、鼻烟壶、华表、牌坊、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玉佩、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重彩艺术可借鉴的中国元素在民间广泛而浑厚的生命力,不用大学教育,不用授业、解惑,它就是民族文化的生态形式,鲜活在现实的层面上,在亿万人群中。
重彩艺术强调中国元素,是要建立在对自己民族文化载体的认同与情结之上,重彩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载体,要随时代而发展,既不依靠老祖宗的图式,又不同于民间的浓重敷色的艳丽。
重彩艺术借助了西方艺术经验,掬取传统文人画家的创作境界,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生态形式,以艺术群体的方式进入国际艺术视野及国际艺术市场,并以中国特色的面貌和正能量向世界传播中国民族文化。
重彩艺术在艺术领域中的革命之处,在于它的观点与形式的突破。重彩艺术中除使用国粹的材料和工具外,可以利用任何材质和手段去创作,只要遵循重彩艺术的要素:"重视中西色彩、体现当代意识、融入中国元素、模糊画种边界。"承传着与民族民间造型艺术和历史传统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
中国元素在重彩艺术作品中之运用
伴随着时代变革,我们进现代社会,重彩艺术逐渐成为融入了具有中国人特有的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自中国大门打开,关于西方艺术的信息从多种渠道引入中国,大大开阔了艺术家的视野,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平台,重彩艺术语言也变得丰富了。艺术家们逐渐将民族化问题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如何融入中国元素正是重彩艺术家的努力探索下,开始慢慢摆脱了西方绘画的影子,渐渐走向了中国本土化的道路,艺术家以自己的审美趣味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显示自己的艺术风格。重彩艺术家广泛吸取西方传统的长处,西方艺术历经几百年形成自己的科学体系和发展规律。我们要做到“洋为中用”,首先要学习西方艺术已经取得的成果,又要结合中国积淀千年的传统文化,即中国元素,从而形成中国自己的重彩艺术。
通过对重彩艺术创作融入中国元素的运用,可以让我们的作品摆脱西方艺术的影子,更好地与所处的地域、时代特点与艺术发展规律结合,顺应社会需求,创作出有中国文化又符合时代、历史特点的好作品。
艺术家用艺术语言表现精神。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两方面构成了艺术语言。以“艺术的方式进入”是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将个人对社会化的问题或艺术家个人情感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呈现的过程即“画”的过程。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决定着艺术的形式、风格,也直接影响了艺术语言特征的形成。
重彩艺术家用自己的审美趣味加上中国元素来选择合适的重彩艺术创作方法,目的是更充分地表达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观念,显示自己的艺术风格。中国当代重彩艺术形式举不胜举,绘画理念不尽相同。艺术家在探索艺术之路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对画面本身的关注越来越重要。而对于观众来说,除了欣赏画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对作品自身的挖掘,人们对艺术作品自身的关注使画家们借助中国元素的作品内容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画面形式语言的研究,充实作品的地域性,使作品耐人寻味,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近年来,畅通的文化信息和发掘出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给予艺术家创作融入中国元素体系的机会,使他们不断深入实践,在一种科学的艺术体系指导下平静理智地边学习边摸索,挖掘自己的艺术语言。伴随着对绘画形式美的讨论,中国艺术拉开了个性化创作的序幕,周韶华、石虎、朱振庚、丁立人聂干因、钟孺全、王合多戴少龙是重彩艺术个性化创作的开始。这是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艺术冲击在中国本土的反应。与此同时中国当代文化元素的复杂性与多样化使得重彩艺术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多取材于本土少数民族或重彩艺术家生活当中带有大量中国元素的人与物。这类作品汲取西方绘画样式结合本土少数民族特色,所画人物以东方含蓄、内敛的审美为主,具有地域和时代特色。也有不少静物画、风景画,借鉴中国元素的某些因素而别具风味。这类作品大多以一种具体或半具象的形式表达一种抽象的情感,超越了画种的界限更具画家个性化。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传统文化积淀丰富,民族文化差异东西南北各不相同,为重彩艺术创作取材提供较大空间。中国元素内容包含深远,中国特有的哲学、文化、民族、地域风貌、审美习惯等。这一切造就了中国画家的艺术思维方式,形成了特有的艺术语言。中国传统审美区别于西方古典艺术的真、善、美。西方古典艺术绘画在文艺复兴开始至17世纪形成,主要表现有三个特征:1.重理性原则。把人的理性提到第一位,给理性规律以绝对意义;2.重形式原则。注重艺术修饰,题材上分类严格;3.重类型原则。重视画面的永恒性,不受时间的限制。而中国艺术更注重表现性,强调主观感受、情感的表现,形式美感。
当代重彩艺术家以中国人的艺术思维方式融合西方的艺术形式创作出千差万别的中国元素特点鲜明的艺术作品。
在创作时借鉴中国元素的方式从某一角度看可以划分为三类:1.绘画技法继承西方绘画体系和审美继承中国文化传统;2.表达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精神,在技法上有创新;3.表达现代观念与精神,艺术手法自由。
在中国,重彩艺术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或样式的艺术家屡见不鲜,且有很多当代名艺术家。如:林风眠、刘国松、周韶华、丁绍光、石虎、朱振庚、聂干因、钟孺乾、王合多这些目前活跃于中国艺坛的成熟艺术家为中国元素在重彩艺术中的使用起到了很大作用。艺术内容表达的形象美和古典艺术静穆单纯的艺术表达方式使重彩艺术形式经受住时间的销蚀。
表达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精神,在创作上有创新的艺术家多以借鉴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艺术家朱振庚的作品减弱了形的因素,利用抽象语言表达出作品的美感。
表达现代观念与精神的艺术家:石虎、王合多等艺术家,以表达现当代人文精神,虽然是写实手法,表达的精神及观念是一种特定的抽象化的中国当代社会生存状态和文化特征。
重彩艺术家从个人审美趣味的角度选择合适自己的创作方法结合中国元素为的是便于更充分地表达个人艺术观念,显示特殊的艺术风格。中国元素的使用在艺术创作中把艺术和人合二为一,形式与内容统一在一起,在中国当代艺术变革中全面学习了西方的传统,同时又把中国传统的东西继承下来,里面有精神、文化、品德、学术目标和学术深度,我认为这是弥足珍贵的。
回望中国元素在重彩艺术上的体现,能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带来新的启发。中国元素的含义可以理解的范围很宽,它使艺术家具有广阔的空间变化发展。中国元素的使用不局限于绘画题材,也不局限于创作的内容,它可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进行重彩艺术创作的,用以表达艺术家的精神和艺术理念。当艺术作品随社会发展越来越广泛的时候,重彩艺术创作表现方式也越来越多。研究中国元素在重彩艺术中的体现方式,不仅能丰富艺术创作的手段,同时也为我们探索新的艺术形式探索规律。在以后创作过程中,我们既要研究西方绘画体系,也应吸取中国绘画传统技法和民间绘画艺术的长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借鉴其他画种的经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点的、多元化的现代重彩艺术体系。
中国重彩艺术所要表达的内容与以前迥然有别,审美意识随时代发展大不相同。重彩艺术语言的丰富,不仅指绘画技法、内容,更需要与艺术相关的精神层面的表现。未来的艺术是民族化的艺术,不仅仅停留在汲取外来文化基础上,更多的发展在结合本民族独特文化体系,强调艺术观念的“中国化”,也为解决一直困扰艺术家的这一课题起到一定作用。重彩艺术要发展不仅仅要创新,还应借中国文化元素之美,也就是说脱离了传统审美艺术,我们就失去了特色,实现不了真正的创新。为此在绘画领域我们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而我们的历史给了我们这块土壤。艺术观念需要文化底蕴和环境,我们有望在借鉴中国元素历史的基础上开拓出艺术发展的新里程,从而实现重彩艺术体系的逐步独立和完整。 以下图文并茂阐述中国元素是如何融入重彩艺术。
林风眠先生作品,他是近代有重彩艺术思想的先躯,许多艺术观点,在融入中国元素,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运用在她的作品中,这幅作品我们看到他借鉴了传统的工筆仕女画的元素,开创了中国重彩艺术的先河。
石虎先生作品,石虎的重彩艺术作品对创新的思考不是简单的“为新而新”,他是立足于传统文脉之上的深入思考。石虎在艺术创作的切身体验中越来越感到在这个世界上,中国文化是非常了不起的,其内心对于中华文化越来越感到一种敬畏,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在民间艺术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可以说他是发掘继承中国文脉融入创作之中是一位强者。
这幅作品是朱振庚先生作品,我们注意到朱振庚的作品,大量用中国书法的线条入画,中国书法艺术是非常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书法线条入画是中国重彩艺术区别西方艺术的特性之一,掌握线的运用是中国传统艺术家一生追求,重彩艺术融入中国书法的线条,将丰富我们创作思路和拓宽创作手段。
中国园林的园墙洞门 中国民舍、椅子、棂窗、灯笼、梅兰等中国元素的民院大宅。
周韶华先生作品 此作品运用了很多中国元素.1.中国的竹简,2.中国民的布娃娃,3.中国书法,4.中国泥塑。
中国皮影
周韶华先生把民间的工艺布娃娃一一小马驹和中国剪纸综合巧妙地柔为一体,用西方构成的大方块形式、呈现一种与任何画种有区别又有其它画种的成份的重彩艺术作品。
中国风筝和剪纸艺术
周韶华先生的这幅作品运用中国的书法、年画、剪纸、棂窗、农门房架等大量中国元素,巧妙的运用同时釆用西方当代构成创作这幅重彩艺术作品,可见作者的中国情结和传统中国文化的素养。
中国的京剧《桃花扇》
这幅王合多先生的重彩艺术作品,造型是汉砖上的重叠人物,服饰是汉唐时代的中国服饰,中国的纸扇和京剧脸谱等大量中国元素构成这幅优秀作品。
中国杨柳青年画和小孩兜肚
王合多作品。这幅作品运用中国京剧的道剧和饰品以及民间的皮影戏的装饰人物,加上中国红及国画的水,墨等中国元素创作的重彩艺术作品。
中国灯笼和中国舞狮
杨耀洲作品 作品采用中国唐三彩人物和动物为主题,背景用中国壁画或抽像色块等中国元素和西方的抽像艺术构成的作品。用唐三彩为主题利用各种手段创作是我尝试的一题材,唐三彩是典型的中国器皿、是贵人们的陪葬品,今天看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何把这些中国元素运用在重彩艺术作品里、也不失为创作的新路子。
中国粉彩瓷器和景泰蓝
仰韶彩陶------周韶华先生《梦溯仰韶》再次体现他艺术生命中一以贯之的中国文化情结。
王合多作品--------用设计构成的方法.采用线的分割,行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用红、黑、白一组设计色块作背景,加上中国元素的古代文饰,图腾,构成这幅作品。
青铜器 大门和石狮
杨耀洲作品 --------以青铜器为主题和中国岩石画作背景的重彩艺术作品。我们看到中国元素在重彩作品的运用。
周韶华先生作品------他用设计构成的手段釆用线的分割,行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用红、黑、白一组设计色块作背景,加上中国元素的古代文饰、图騰,构成这幅重彩艺术作品。
敦煌壁画和传统重彩
杨耀洲作品-------用中国青铜器和中国壁画组成的重彩艺术作品
中国瓦当和中国瓷器
综合上述图式和重彩艺术作品,我们清晰的认识了重彩艺术作品如何表现和运用。概括后我认为有四点:
1.中国的敦煌壁画和永乐宫壁画以及中国西域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的运用。
2.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工艺(包括剪纸.门神.布娃.服饰.民间鬼神故事和人物.乡民的绘画)的运用。
3.中国水墨画,点、线、面、水、色的运用。
4.中国青铜器,唐山彩,仰韶彩陶,石雕,粉彩瓷器和青花瓷等的运用。
为什么重彩艺术创作,中国元素不可缺失?
1.重彩艺术是大美术概念。它吸收了东西方各类画种的多种成份和技法如油画的色彩、造型、光影、现代设计的构成。中国水墨、水、墨、丹青。所以要有鲜明的独创性,必须有中国元素。
2.中国元素是创作重彩艺术作品的重要源泉,将使我们有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丰富的文化遗、文物古玩、民间、艺术作品、人文精神等都是我们创作的题材。
3.艺术无国界,艺术家有国藉,作为一中国艺术家要想立足于中华大地上,创作出独特具有民族性,又可融入世界艺术,得到世界各民族的认识到认可。必须要走重彩艺术道路,且有把中国元素融入创作中去,我们重彩艺术才能具有独特地鲜明地民族走进世界艺术。
编辑:刘勇军(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