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张昕 梁丹凤 艺术评论家
图 焦瑞和《鄂西土家民居》100✕90cm
诞生于欧洲的油画,自清末输入中国后,已有数代艺术传承,两个多世纪以来,无论绘画题材如何变化,写实再现,始终处于主流地位。应该说,写实仅是一种绘画表现手法,而非绘画的目的。在人类艺术史上,但凡不朽的写实绘画,都是融合了几乎所有的绘画元素,再现伟大的心灵,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学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图 焦瑞和《古村三月》100✕95cm
焦瑞和风景油画,秉承了法国古典绘画的写实技艺,融合了俄罗斯民族绘画的色彩语言,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上世纪中后期,他敏锐地感受到了艺术寻根和文化遗产传承,将成为中国油画创作观念的焦点,舶来的体裁和风格,已经在中国走到了末路。焦瑞和开始了新的技法尝试,一发而不可收。在《鄂西土家民居》和《湘西思蒙印象》创作中,他探索用超凡的造型表现力和高妙的色彩境界,去再现中国乡村的风采,表述民族传统精神本质和叙事语汇,成为他绘画艺术创作的主旋律。
图 焦瑞和《湘西思蒙印象》80✕60cm
2000年代以来,焦瑞和风景油画创作,在承载自我情感抒发的审美取向上,关注古村落的文化遗产,描绘中国乡村文化生态,把皖南风光和古徽州村落景致,有机地整合在作品之中。他深入皖南山乡,饱含深情地创作了《怀旧》和《古村三月》等力作。
图 焦瑞和《怀旧》90✕80cm
创作《怀旧》的色彩搭配,焦瑞和反复推敲,决计采用暖灰与冷灰并用的构成,使古建筑的画面设色,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大面积灰调子易显沉闷,他索性在山墙上投射一抹高光,整个画面平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奏出了一曲“响亮的灰调子”。
作为一名画家,焦瑞和数年坚持深入皖南古村落,为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做出贡献。在他的画布上,皖南古朴的村落,恬静的山水和诗歌般的田园美景,被温润的色调和冲淡的笔触,涂抹得雅致而细腻。在文化生态的哲学思想境界上,他真诚诠释了中国乡村景致的和谐之美。
在上世纪那个年代,正是写实的方式,训练和培养了整整一代人的艺术鉴赏力和表达力,让人们学会了真诚地观察思考和表达。焦瑞和是写实主义的信奉者,也是现实主义形象的创造者。在他的笔下,中国乡村的视觉形象,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亲近的朴实,静穆的伟大,使人动容。
图 焦瑞和《又是红叶漫山时》115✕100cm
《又是红叶漫山时》创作于2013年秋,是焦瑞和近年不可多得的佳作。在写实绘画背景下,他借太行红叶的漫山遍野,注入了象征主义的崇高与壮美。在整体视觉效果上,鲜艳的色彩过滤和光影反差转换,与其固有的“灰调子”系列,拉开了距离,显得弥足珍贵。
在他的系列村落景观作品,穿越大湘西溆浦思蒙 — 屈原的“情人”,红军脚下的路《湘西思蒙印象》中山峦倒映在碧水之中,野渡船横,美景如画。焦瑞和以写实激情激发灵感,描绘山寨景致,用梦幻趣味铺陈水村山郭的轮廓,使溆水思蒙”十里丹霞碧水,似桂林又独具自然之美,如漓江又别有特色之处。画家准确把握了原则,这就是通过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深入关注,贴近了真实的体验和表现力创新的融合。
图 焦瑞和《恩施小景之一》80X60cm
《恩施小景之一》《齐岳烟云》《晀望齐岳山》恩施齐岳山恰似一壁巍峨的城墙横亘西天,是古时荆楚、巴蜀中间地带的一大屏障。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灰调子”系列画作,生动再现恩施齐岳山的悠然恬静,用温润的色调描绘辽阔的空间、自然的广袤,用冲淡的笔触描绘自然风光及对生命本质的诠释,恩施齐岳山小景再现焦瑞和对自然、生命的赞美,贴近自然又表现情怀。
图 焦瑞和《齐岳烟云》60X50cm
出生于上世纪中期的焦瑞和,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长期审美训练和造型能力历练,造就了他的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艺术表达力。长期生活在长江之畔,使他的绘画透露出水乳交融的灵动,充裕着浪漫情怀。
图 焦瑞和《晀望齐岳山》80×60cm
笔者曾与焦瑞和探讨中国乡村景致与欧洲风景的差异,中西画家创作油画风景形象模式的问题,他坦言:“创作一旦形成一种模式,就进入了僵化,失去了艺术生命的价值。”他认为,“写实绘画作品,应该是在不断探索中的创作,绝不是制作产品,重复是没有生命力的。”焦瑞和是一位充满阳光,精力充沛,不知疲惫的画家。他周身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始终认为好的作品还在后面。我们常常在一起闲聊,深知他珍惜每一天,十分勤奋多产。在艺术上,他还有很多追求,还在大步前行。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生活是充实的,有崇高美学价值的。
中国艺术鉴赏网融媒体官方平台报道:
责任编辑:曹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