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主持:舒章铭 中国收藏家协会古陶瓷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鉴赏网学术顾问、画家
粥罐本为日常用品,极易在使用流传过程中损坏,此罐虽然失盖,但器身完好无损,极为难得。据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描述,粥罐始创于康熙,然而从多件传世的粥罐来看,早在明代晚期,已经生产了不在少数的青花粥罐。马未都先生也在《中国瓷粥罐 集珍考》一书序言中写道,“粥罐,必有盖,便于保温。在明后期大量出现,成为饮食器的时尚。”
此青花折枝花纹粥罐高16,腹径20.5,口径16.2,底径13.5cm;失盖。胎质洁白细糯,敲之有金属之音。釉面紧致白净,呈细腻紧密的质感,但又不同于康熙特有的紧皮亮釉,与典型崇祯筒瓶胎釉质感一致。纹饰以青花描绘,青花发色鲜艳浓翠,清雅宜人。
三组双线纹分别从口沿、肩部,圈足部描绘一周,将颈部覆莲纹和腹部折枝花卉纹分隔;主体纹饰画满于腹部,饰有多种折枝花卉纹、莲荷叶纹等,画技精湛纯熟,笔力老到,构图雅致。圈足内壁及底部露胎,露胎处有清晰的刮刀旋削痕。综合该粥罐的紧致高洁白细等的胎釉,以及明末清初流行的折枝花卉纹装饰等特征,此瓷罐当诞生于明末崇祯年间。
崇祯年间官窑停烧,大量御窑厂技师涌入民窑作坊,致使民窑瓷器质量大幅度提高,品质上有不输官窑之感,或者说是“气死官窑”,此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烧制而成,所以胎釉质量青花纹饰都有官窑的部分特征,其珍稀难得自然不言而喻。
中国艺术鉴赏网及各官方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中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