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邹光明 学者
图 刘三多(油画)《上海浦江》26.5X19cm 1978年
前言:「中国地域文化调查」百期专栏海内外同步推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地域文化中表现的极为鲜明,中国文化包含各地域的共同文化,也有各地域不同的固有文化。地域文化一方面自守,一方面开放,既有独立性又兼包容性,允许外来文化的存在,从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丰富中国文化。推动中国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需要增强地域间文化的互动与交流,才能更好、全面弘扬中华文化。为了讲好中国地域文化故事,留住乡愁,服务乡村振兴,中国艺术鉴赏网及二十个融媒体平台海内外同步推出「中国地域文化调查」百期系列专栏,全面展示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地理、风貌、民俗、建筑、古迹、非遗、摄影等。
图 刘三多(油画)《上海南京路》 37.5 X25.5cm 1978年
著名画家刘三多上世纪七十年代带队到上海参观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在上海街头写生。 其中有个小插曲,刘三多有次在街头写生时,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群众把路口堵得水泄不通,导致交警不得不出面疏通指挥。 当年的南京路街景,今天你可还认得?
图 刘三多(油画)《上海外滩之一》 27 X18.5cm 1978年
当年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 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上海辟为商埠以后,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外滩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
图 刘三多(油画)《上海外滩之一》 26.5X18.5cm 1978年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的地标之一。1996年11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 刘三多(油画)《上海港》15X20cm 1978年
这是当年的上海港,现今的上海港已经完全没有当年的影子。
图 刘三多(油画)《上海福州路》25X16.5cm 1978年
1970年代上海福州路。 福州路中段从20世纪初起就有“文化街”之称。1864年,上海最早的西方文化出版机构,伦敦会创办的墨海书馆,迁至福州路附近的麦家圈(山东中路仁济医院一带)。1916年,中华书局总店搬迁至福州路河南路转角,此后陆续有众多出版机构选址福州路:1931年大东书局迁入福州路310号,1932年世界书局迁入福州路390号,福州路形成全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中心。
中国艺术鉴赏网融媒体官方平台报道:
责任编辑:王斯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