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香溪 昭君故里」珍珠潭:昭君香溪浣纱“遗珠”得名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点击:4286次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蔡长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图  蔡长明在香溪河进行田野考察
       

        前言:「和美香溪 昭君故里」百期专栏海内外同时推出。二千年来,“昭君出塞”的传说、故事在中国典籍和民间广为流传。王昭君,名嬙,字昭君,生于今湖北省兴山县。兴山,位于壮美的长江三峡北侧,进出神农架的重要门户,2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簇拥着3580个山头,钟灵毓秀。相传,昭君离开家乡前,曾在香溪河边梳妆,溪水清馨馥郁,香溪由此而得名。昭君的美丽、善良、勤劳、担当的形象,始终活在人民心中。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形成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和美文化及丝路文化,是民族和睦的历史印记。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昭君故事,服务乡村振兴、留住乡愁,中国艺术鉴赏网及二十个官网平台海内外同步推出「和美香溪 昭君故里」系列文化专题,全面展示王昭君故里的传说、古迹、摄影、书画、诗词及非遗等,投稿邮箱:chinaysjsw@126.com。
       




       

        图  兴山香溪河珍珠潭
       

        香溪从神农架弯弯拐拐出来,流经兴山县城,取的个从西往东的方向,可一到东城门外,受陡峭的东山阻拦,奔流的河水如同一匹着惊的野马,昂首嘶鸣,掀起层层波澜,一番捣腾,猛然向南一折,呈现出一个曲尺形的河湾,人们称作“洄水沱”。水从洄水沱漩流而出,刚才那股横冲直闯的野蛮劲头消失,变得好比一只温顺的绵羊,泛着鱼鳞似的涟漪,缓慢南流,流过昭君村,流过珍珠潭。

        珍珠潭与昭君村,确切些说,就百把米的距离,一片慢坡沙滩把它们紧紧相连。昭君自小聪慧勤劳,同村姑一起下河洗衣浣纱,戏水玩耍,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情。传说昭君一次下河浣纱,一不小心,手上的珍珠滑入潭中,珍珠潭的名字便由此产生。

        珍珠潭是香溪河中最大的潭,波息浪静,碧水潆洄,虽说深有数丈,却能一眼到底。 潭中无大个卵石,铺一层金黄细沙,一二尺长的鲢鱼,各种叫不上名儿的小鱼,悠闲地浮在水中;阳光照到潭面,映出彩虹一样的光环,罩到鱼身上,落到细沙上,平水轻漾,引起光环蠕动,满潭生彩。

        自从昭君“遗珠留香”以后,珍珠潭越发令人称奇:白天映照蓝天流云,树木青山,泛五彩斑斓光环,即使到了夜间,也是光明不息。天气晴好,夜朗星稀,一轮圆月倒映潭中,清辉反照,周围十里皆朗如白昼,这便是兴山“八景”之一的“珠潭秋月”景致。纤夫凭借着奇幻的光明拉纤,渔夫可趁着光明打鱼;无月的夜晚,山里人走夜路,只需投下一颗石子,潭中的串串珍珠霎时跃出水面,如灯笼火把,照彻两岸,伴人夜行。清代诗人易之瑶《珍珠潭》赞曰:“澄澈在中央,珠潭夜有光。明妃留胜迹,此地涤新妆。”

        最先,人们在珍珠潭边立块“遗珠留香”的石碑,往后增加“珠潭秋月”碑,过了若干年,再添“阿弥陀佛”碑。三通石碑共同演绎着昭君的文化与历史。
       



        中国艺术鉴赏网各官网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王斯捷

       中国艺术品商城 - 品鉴 交流
    • 陶瓷
    • 玉器
    • 文房
    • 书画
    • 收藏
    • 茶艺
    • 紫砂
    • 乐器
    •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