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成君忆重新解读“牛郎织女”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点击:5690次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成君忆,著名的三国文化专家、管理学专家和畅销书作家,中国艺术鉴赏网学术顾问。2003年7月出版《水煮三国》,从此开创了中国管理文学的学术流派。而后陆续有《管理三国志》《千里走三国》《烈火三国》等诸多三国题材的著作问世;其中长篇历史小说《烈火三国》,又名“成君忆版《三国演义》”。

        【摘 要】唐明皇李隆基感叹说:“去圣逾远,源流益别。”难道这也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命运吗?只因流传的历史太过久远,竟然被改写得如此面目全非!

        【关键词】汉水文化、男耕女织、传统农业与天文学、地上的河汉与天上的河汉、七夕民俗、郧国与楚国郧县、传播与流变。
       


       

        《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最古典的爱情故事(没有之一),而且有一个与之相关的节日——七夕节。然而,想要研究真正的牛郎织女文化,首先就要删除掉那个耍流氓的版本。事实上,《牛郎织女传说》有很多异文版,但被当代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却恰好是那个耍流氓的版本。那个版本是这样说的:①牛郎在老牛的唆使下,到湖边偷看织女洗澡,并且偷偷藏起了织女的衣服;②织女的伙伴们被惊飞而起,竟然抛下了织女,使得她落入孤苦无助的境地;③赤身裸体的织女在牛郎的胁迫下,竟然莫名其妙地爱上了这个正在侵犯她的无耻流氓,从此与他相依相守,甚至不顾王母娘娘的阻挠;④即使是相隔在王母娘娘用金簪子划出的天河两岸,他们依然是那样强烈地相爱,迫使王母娘娘不得不同意他们每年七月初七鹊桥相会一次。看看吧,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非常震惊的事实:耍流氓的故事情节竟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赏,被列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甚至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需要对牛郎织女文化做一些正本清源的整理工作,并提出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匹配的文化主张。
       



        《牛郎织女传说》发源于远古时代的汉水文化
       

        《牛郎织女传说》发源于何处?《诗经·国风·周南》有《汉广》一诗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把一位青年男子隔着汉水情思飞扬的场景表现得那样唯美而又感动人心。学者们普遍认为,这首诗就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

        《汉广》之诗创作于何时何地?《毛诗注疏》认为,创作于商纣王时代的“江汉之域”,曰:“《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纣时淫风遍于天下,维江汉之域先受文王之教化。”这就说明,《汉广》是一首教化之诗,极写爱情之纯美,而不是唆使男人们去耍流氓。明代方志专家朱衣在《嘉靖汉阳府志》中写道:“周,文王之化,被于江汉,作《汉广》之诗。”这样就把武汉市的历史沿革追溯到了周人经营江汉和周文王化行南国的远古时代。

        《汉广》之诗创作于汉水,《牛郎织女传说》也起源于汉水。但我们今天看到的汉水,与远古时代的汉水颇有差异。在人们的一般常识中,长江黄河才是中国名列第一、第二的大江河,但华中师范大学张良皋教授却认为:“中国古人第一次见到并予以命名的大水是汉水……迟到春秋时期,(汉水)(仍然)保持着第一大水的地位。我们不要见到‘河汉’、‘江汉’连言,就以为江、河大于汉。在这种构词结构中,‘河’、‘江’都是形容词。”依据张良皋教授这个看法,所谓“江汉”说的就是水势浩大的汉水,所谓“江汉朝宗”说的就是汉水直通大海的历史事实。然而,随着地质变化和水道变迁,长江却后来居上,“夺袭”成为主流。汉江师范学院潘世东教授认为,这种“夺袭”对汉水实行了斩头去身:在源头夺走了汉水的第一源头“西汉水”,在汉口以下夺走了辐射辽阔而悠远的中下游水道,使得“汉水由横亘在中国南方大地的一条巨龙缩身为一条小蛇”。

        从字源上说,汉水的“汉”字,从水从难,以女人一年一度受难(生产)时羊水破裂的情形,比喻汉水一年一度洪水泛滥的汛情。汉水又名沔水,据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教授考证,沔、嬭古音同注,沔可读为嬭,沔水即嬭水,嬭又同“奶”,沔水即奶水是也。这样就可以确认,早在长江、黄河之前,汉水就是一条含辛茹苦的母亲河,孕育和滋养了她的整个流域的万类生机。星光熠熠的《牛郎织女传说》,其实就缘起于这条母亲河的两岸,穿越了层岚叠嶂的文化史,从数千年以前的远古流传至今。
       

        汉水两岸男耕女织的生活形态
       

        牛郎织女文化,换一个同义词就是男耕女织。“耕”这个动词,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湖南玉蟾岩遗址。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稻作农业已经成为汉水中下游地区较为稳定的经济生产方式。按照远古时代的地理特征,汉水中下游地区其实包括现在的江汉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武汉市所在位置,恰好处于汉水中下游的核心区域,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

        稻作农业使得人们逐渐发展出稳定居住的聚落,并同时促进了家庭饲养业、建筑业、纺织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基本标志,是磨制石器、陶器和纺织技术的出现。迟至1990年代,已经在武汉地区发现了属于屈家岭文化范畴、距今约5000~3500年的放鹰台、老人桥、码头潭、徐家墩、棋子墩等数十个新石器时期遗址,初步揭示了武汉地区在这个历史时期的概貌;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码头潭遗址出土的牛牙。2013年3月~4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码头潭遗址进行调查、勘探,新发现了少量的石耒、石凿、石锛和一批红陶、灰陶、白陶、黑陶,将码头潭遗址的文化特征按历史年代往前提升到仰韶文化后岗类型。这些锄耕石器、骨器、陶器和纺轮的出土,说明武汉地区早在6500-5500年以前,就已经进入了男耕女织的生活形态,并且很可能已经有了被驯化的江汉水牛。我们可以由此展开联想:在汉水两岸的田野上,人们使用锄耕石器砍伐灌木,翻耕土壤;在汉水和汉水两岸的湖泊池塘里,男人们飞起了鱼叉、撒开了渔网在捕鱼;在码头潭湖岸的垄岗上,妇女们聚集在房舍前面一边劳动一边谈笑,有的在用骨梭织网,有的在用纺轮纺纱。

        这些被发现的古人类生活遗址,与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和火神祝融形成了奇妙的印证。炎帝神农氏是华夏族的始祖,长着一副人身牛首的奇特相貌,有神话故事流传于武汉地区和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各省。至于火神祝融的身份,则有多种说法,一说是烈山氏神农的子孙,一说是黄帝轩辕氏的火正,也有人说是高阳氏颛顼或者高辛氏帝喾的火正。传说,祝融以火施教,为民造福,被分封在南方,后来成为楚国的始祖。至今武昌东湖磨山楚天台旁边,有祝融观星的石像巍然屹立。当代学者认为,炎帝神农氏教人务农,祝融氏教人用火,这样就为远古时代的先民们创造了富足和温暖的家。
       

        中国传统农业与天文学的兴起
       

        祝融之所以要观星,是为了观天象以利农时。由于古代中国人对天象、农时的关注和重视, 引导出农业生产重时节、重过程、重整体、重关系的总体特征, 形成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化特征和取向,并由此推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恰如中国传统的稻作农业起源于南方,中国古代天文学也起源于南方。

        按照五行学说,南方属火,对应的颜色为红色,对应的季节为夏季。在甲骨文中,“夏”字就是一个农夫手持尖嘴锄在田野上劳作的象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利用天文知识从事农耕生产的族群。炎帝神农氏之所以出生于南方,祝融之所以被任命为夏官火正,绝对不是偶然。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已经无法确知中国历史上的夏朝究竟存在于何时何地,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母亲河汉水却有一个响亮的别名——夏水,“江汉”也因此别名“江夏”。在《说文解字》里面,汉水、沔水、夏水,三名同义,都是大水的意思。中国夏娃—女娲—的神话传说,便发源于汉水流域。汉江师范学院潘世东教授说:“纵览各地女娲神话和各地诉求理由,客观地说,要算留存在汉水流域的女娲文化和女娲文化遗迹最古老久远、最具实物史证、最详实典范,也最为风俗化、通俗化和生活化。”越来越多的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使得学者们倾向于认为,中国的文明史起源于南方而不是北方。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农业生活所依赖,曰气候,曰雨泽,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类自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为之布置妥帖而惟待人类之信任与忍耐以为顺应,乃无所用其战胜与克服。故农耕文化之最内感曰‘天人相应’、‘物我一体’,曰‘顺’曰‘和’。其自勉则曰‘安分’而‘守己’。”正是这种“天人相应”、“物我一体”的宇宙观,使得夏代历书《夏小正》把一年分为12 个月, 同时把每个月的天象、物候与农事做了精妙的对应。天文学家陈遵妫也认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在夏商两代帝王世系之中,就已经有天干被用于帝王的名号。到了商周之际,便出现了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1978年在距离武汉200公里的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绘有二十八宿图像的漆箱盖,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早关于二十八宿的实物证据。苏州大学胡火金教授认为,从物候历到观象授时, 使得人们对时节和气候的把握趋向精确, 由此完成了原始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过渡。
       

        地上的河汉与天上的河汉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除了《汉广》以外,《关关雎鸠》和《大东》也常常被学者们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关关雎鸠》的故事发生地,与《汉广》相同,位于汉水中下游地区,就是现在的江汉平原,古代称之为云梦泽。《大东》一诗,则非常令人惊喜地讲述了牵牛星与织女星的故事,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维天有汉”,从表面上看,说的并不是地上的汉水,而是天上的汉水,又称天汉、云汉、星汉、银汉、银河、天河。但这样一来,天上的汉水与地上的汉水就形成了上下对应的关系,诗中咏叹的“大东小东”,其实就是汉水以东以北的各个姬姓诸侯国,人称“汉阳诸姬”。

        日本福冈西南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王孝廉先生认为,牵牛织女的传说绝不是单纯的天文故事,而是中华大地上农耕文化与星象结合而成的神话传说,反映的是农耕文化之中的现实生活。河北邯郸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杨德春先生认为,《诗经·周南·汉广》所记载的汉水中下游地区即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汉广”之“汉”,原为地上的汉水,反映的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原始形态,随着故事的传播和演绎,牛郎织女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河汉变成了天上的河汉。

        《物原》有“楚怀王初置七夕”的记述,说明早在战国时期,《牛郎织女传说》已经家喻户晓,并且成了一个节日,由此催生了楚国的七夕民俗。与之可以形成比对的是,1975年12月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批战国至秦代的竹简,专家们在其中的《日书》里面找到两条纪事,也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纪事之一曰:“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之二曰:“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这里说到的戊申(月)己酉(日),应该就是天干以丁、壬纪年的七月初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日书》以“时”序“事”,将人事附从于天文,恰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点。

        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学者宗懔编撰《荆楚岁时记》,收录了一则故事,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这里面的文化元素非常丰富,文本结构也很完整,在此后《牛郎织女传说》的众多异文版本之中,堪称是年代最为久远、文学意义最为淳朴的标准版本。文中记述的“天河之东”,与《诗经·小雅·大东》里面的“大东小东”也能形成吻合。

        我以为,这才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正本,里面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劳动生产和婚姻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天神(天帝)的崇拜。在汉水流域代代传承的另一则《女娲传说》中,女娲就是一位与天神同在的圣女,她也因此被天神使用,成为化育万物的女祖。历史学家丁山先生认为:“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固已盛传女娲造人的故事了。”而《牛郎织女传说》恰好与《女娲传说》同属中国上古时代以前的民间传说故事。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天神(天帝)信仰
       

        《中国宗教通史》把中国宗教史分为六个阶段:①原始时期为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崇拜、图腾崇拜;②夏、商、周三代从多神崇拜之中正式出现天神崇拜;③秦汉时期,以尊天敬祖为核心信仰的国家民族宗教,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崩坏和演变,于汉代重新建立,形成新的礼制和规范;④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国时分裂、时统一,儒、佛、道是中国人的三大信仰,又有伊斯兰教、基督教,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信仰(大杂烩)的形态;⑤明清时期,民间宗教以白莲教与罗教为两大主干,衍生出各种教门,各自拥有广大信众;⑥随着帝制被推翻,国家宗教祭祀制度被废除,长期作为官方哲学的儒学不仅丧失了政治上的优势,也丧失了作为中国文化导向的主位性,中国人面临着推陈出新和重建民族信仰的艰巨任务。

        以我来看,中国原始时期的各种崇拜,说到底就是天神崇拜。玄鸟是商族的图腾,故而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说。所谓天,即天神,又称昊天上帝、皇天上帝,或者简称上天、上帝、天帝,是中华民族的至上神。从中国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原始社会直到两汉,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天神(天帝)崇拜时期。《女娲传说》与《牛郎织女传说》恰好都是天神(天帝)崇拜时期的民间文学作品。

        请让我对《荆楚岁时记》这个版本做一次译读:①在天河的东岸有一位心灵手巧的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年复一年地勤勉劳作,织造出美轮美奂的云锦天衣;②天帝怜爱她,怕她孤独,把她许配给天河西岸的牛郎;③没想到织女结婚以后变得任性懒惰,竟然荒废了她擅长的女工;④天帝因此很生气,责令她回归河东自省,只允许她每年七月初七与牛郎相会一次。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这个版本里面,故事的主角是织女,这样就以女人的方式建立起了天神与人之间的联系。

        这就是《牛郎织女传说》里面星星的象征意义:心灵手巧的时候她是织女星,勤勉劳作的时候她是织女星。与之相反:任性懒惰的时候她不是,荒废织衽的时候她不是,她已经忘记了她的初心。于是,天帝很生气,责令她回归河东自省,要求她在生命本有的位置上,重新焕发出生命本有的光彩。与织女星的文学意义相匹配的七夕节,也恰好是一个女人的节日,节日所强调的也恰好是女人在那个农业时代应尽的本分。至此,我们可以把《牛郎织女传说》的所有异文版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天帝(天神)版,一类是流氓版。
       

        需要被重新理解的七夕民俗
       

        自从“楚怀王初置七夕”, 七夕节便开始形成一系列民俗。汉文帝时代,有窦氏之幼女,只因头发稀少,家里人都不怎么搭理她,七夕之夜人们都到外面观看织女星,惟独不许她出去看,但此时却有光亮照明了她的卧室,这就是她命中将要贵为皇后的吉兆。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宗教信仰已经进入了《中国宗教通史》所说的大杂烩时期,所幸《荆楚岁时记》不仅完整地记录了天帝(天神)版的《牛郎织女传说》,而且情景生动地描述了七夕节的民俗活动。到了七夕之夜,家家户户的妇女都要在庭院中陈列瓜果,向天神和织女星乞巧;如果次日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就会被认为是天神和织女星降临的吉兆。

        七夕节的民俗,大致可分为四类。首先是未婚少女,七夕节一定要“乞巧”,包括:①“穿针乞巧”;②“喜蛛应巧”,以蜘蛛能结丝(思),有喜结良缘之兆;③“拜织女星”,以瓜果(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之,寓意子孙绵延不绝;④“七姐会”,七个闺蜜相约在一起拜织女乞巧、吃“乞巧饭”、说私房话。所谓“乞巧”,就是向天帝(天神)和织女星祷告,祈愿自己能够成长为一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将来能够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已婚女人呢?到了那天要“晒衣”。家家户户晒衣,就让七夕节变成了最早的服装节。人们就议论,谁家的媳妇心灵手巧,谁家的媳妇贤惠。贤惠和心灵手巧,就是女人在家庭生活中应有的本分。贤惠和心灵手巧的女人,就是人们交口称赞的榜样。

        男人是这个节日的配角,主要职责是“为牛庆生”,要给牛放假、洗澡、做好吃的,表达全家人对牛的感恩。男孩不乞巧,但也有事做,就是在旁边给父亲帮忙;或者采摘野花编制花环,挂在牛的角上。

        读书人到了这一天要“晒书”。读书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叫作“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那时候,谁家要是能够在太阳下晒书,那可是一道令人羡慕的风景。隋唐以后,到了科举考试的年代,又演变出“拜魁星”的习俗来。

        还有写诗,写“七夕诗”。诗是语言的寺庙。“七夕诗”呢?就是对天帝(天神)和织女星的赞美与咏叹。

        你们看,这就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七夕节,是一个以女人为主角的家庭的节日。这个节日的文化主题就是,要每一个女人成为贤惠的女人,要每一个男人成为感恩的男人,要每一个读书人都能读懂天帝(天神)的启示。
       

        目标锁定:云梦泽
       

        牛郎织女文化的同义词就是男耕女织。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种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汉水流域。甲骨文中的“男”字,从“田”从“耒”,这个会意字是以耕田指代男人;“女”字的象形,则是一个人跪坐在地上做手工,以手工(纺织)指代女人。我们甚至可以说,男耕女织就是中国文化史的起源。从祝融观星到“大东小东”,从《汉广》之诗到“楚怀王初置七夕”,从云梦睡虎地秦简到《荆楚岁时记》,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上古时代的南方和南方的楚国。若要说得更准确一些,就是楚国的云梦泽地区。

        回到《诗经》的年代,云梦泽地区在归属楚国以前,其实是另一个古老的方国——郧国。我们说到祝融观星,这个祝融并不仅仅是楚国的始祖,也是郧国的始祖。祝融之后,他的族裔被分为己、董、彭、妘、曹、斟、秃、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周人经营江汉,将妘姓封为子爵。妘姓遂将“妘”字从“女”改为从“邑”,即“云阝”字是也,后又写作“郧”。 云阝、郧、云三字通用[20],云梦泽这个地名,很显然便来自于这个妘姓之国。武汉市长江北岸老汉阳地区的历史,也要从这个妘姓之国说起。至今犹有涢水流淌,又名府河。

        郧国以云为图腾,自古就是神话的国度。《楚辞·九歌》里有《云中君》一篇,历代注释家均认为是云神,也就是郧国人供奉的神明。周桓王十九年(前701年)蒲骚之战以后,郧国被楚国所灭,沦为楚国郧县。楚国琴师钟仪颇有爱国情操,以“仁、志、孝、贤”四德被封为郧公,其后裔钟子期与楚国贵族伯雅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郧国和楚国郧县的地域,西北起于安陆,东南至于汉口,包括今天孝感市全境和武汉市长江北岸地区的广大地面。

        需要说明的是,郧国既被楚国所灭,妘姓的一支遗民便被迁徙到楚国的西北部边鄙定居。这个定居地原是麇国故地,秦汉时期属汉中郡长利县,到元世祖至元十四年改名郧县。这样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郧县,一个楚国郧县,一个元朝郧县,两个郧县之间是有文化渊源的。现在,湖北省郧西县自称“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原因就在于此。妘姓的另一支遗民,在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参加过吴楚之战,试图趁机光复自己故国,兵败之后迁徙到东海之滨的如皋之地定居,至今江苏省南通市也有“牛郎织女文化”传承。

        秦始皇统一七国之后,废郧县,置安陆县,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南郡置江夏郡,安陆县属江夏郡。彼时江夏郡治、安陆县治均在安陆。三国时期,江夏郡太守黄祖将郡治迁到汉口黄花涝的石阳城,又在鲁山上修筑却月城,武汉市长江北岸地区开始成为江夏郡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两晋时期,析安陆、沙羡两县地置沌阳县。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改置汉津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一名遂沿用至今。清代设汉阳府,辖汉阳县、黄陂县、汉川县、孝感县和沔阳州;其中汉阳县,包括今天的汉阳区、蔡甸区、汉南区、东西湖区和汉口市区,人们习惯于称之为“老汉阳”。

        让我们把目光再一次投向远古时代的郧国,也就是安陆以南、汉口以西的这一片古云梦泽地区。云梦泽的云,其实就是《牛郎织女传说》中“云锦天衣”的云。《牛郎织女传说》便从古老的妘姓之国开始发源,而后随着楚国的文化和民俗,向着北方和亚洲各地传播,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各种异文版本。孝感市流传的《董永与七仙女》,即是脱胎于本地区固有的牛郎织女文化。

        在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有关汉水、郧国(云梦泽)和牛郎织女文化的诗文亦可散见于史料。自《汉广》之诗以后,汉代蔡邕有《汉津赋》,初唐宋之问有《汉江宴别》,盛唐王维有《送友人南归》,中唐刘长卿有《使次安陆送友人》,北宋曾巩有《涢口》,南宋汉阳知军黄榦有《牛女盈盈》,明代汉阳县教谕赵弼有《汉广台》,民国塾师汪品三有《七夕诗》。到了清末民初,汉口镇的戏院多按时令排演戏曲,端午演《白蛇传》,七夕演《天河配》,中秋演《唐明皇游月宫》,这些应时的剧目总是能够引来踊跃的观者。在东西湖区,虽然经过了1957年围垦工程的沧桑巨变,但仍有嫘祖庙、轭头湾(今名额头湾)、鸦渡(鸦鹊之渡)等具有牛郎织女文化特质的地名沿用至今。
       

        《牛郎织女传说》的流变
       

        诚如《中国宗教通史》所言,随着汉文化的衰落和天帝(天神)信仰的解体,从魏晋南北朝至于近代,中国社会呈现出多元信仰(大杂烩)的形态。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牛郎织女传说》逐渐从天帝(天神)版流变成了流氓版,故事中的天帝(天神)被替换成王母娘娘,故事的主角也从织女转换成了牛郎。

        《牛郎织女传说》的流氓版又可分为两个版本:对抗版和恩爱版。这两个版本的前半部分情节是一样的,就是牛郎到湖边偷看织女洗澡,偷偷藏起织女的衣服,胁迫赤身裸体的织女嫁给了他。但是在对抗版里面,织女始终在反抗,在设法逃离。后来织女终于找到了她的衣服,凌空飞向天家。牛郎不肯罢休,一路追赶。织女便拔出她的梭子(一说是王母娘娘拔出她的金簪子),划出一道天河,把牛郎阻隔在西岸。在常任侠记录的《牵牛与织女》中,牛郎因为怨恨织女的薄情,把牛轭头隔河抛向了织女。今东西湖区与硚口区交界有轭头湾,其得名由来是因为汉水流经此处形成了一道牛轭头似的河湾,但也与牛郎隔河抛掷牛轭头形成了奇妙的巧合(东西湖区另有一则《轭头湾的传说》,也是《牛郎织女传说》的系列故事之一)。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漆凌云教授认为,牛郎耍流氓,织女心中羞愤要反抗,这样的情节显然比织女不顾一切地爱上牛郎要合情合理得多。

        《牛郎织女传说》之所以被改写,不仅反映了汉文化的衰落,也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以后每逢战乱和社会动荡形成的抢婚制度。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认为,偷看织女洗澡、偷藏起织女的衣服、胁迫织女嫁给他的行为代表抢婚;而织女寻找衣服返回故乡,则表现了女人对男权社会的抗拒。此外还有民间性文化的作用:人们常常用牛郎耕田比喻男女之间的性生活,男人既是牛郎也是耕牛,女人则是被耕种的田。民国时期,汉口民众乐园七夕节上演《天河配》,其中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就是一群仙女在莲花池里洗澡。牛郎与织女之间的对白,不过是为了逗乐观众,其中还夹杂有庸俗的台词和表演。不仅是《天河配》,当时在全国有很多剧种和曲目都存在这样的三俗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发起的戏曲改革运动,强调“戏曲改革是改革旧有社会文化事业中的一项严重任务”,坚决反对“鼓吹封建奴隶道德、鼓吹野蛮恐怖或猥亵淫毒行为、丑化与侮辱劳动人民的戏曲”。这毫无疑问是一种理想化的初衷,但在具体的改革工作中,为了服务于新的主流意识形态,确立了“反封建”的主题。在改编《牛郎织女传说》时,牛郎“热爱劳动”、“心地善良”,偷看织女洗澡和胁迫织女成婚的行为也被定义为“勇于追求爱情”;与之相对应,织女不能嫌弃牛郎,而应该与牛郎相亲相爱;至于王母娘娘,也根据需要被改编成了专横和残忍的封建家长形象。入选《语文》教科书的《牛郎织女》,则由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亲自执笔,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牛郎织女勇于冲破礼教、自由恋爱的精神,无情地鞭挞了封建家长对青年人的束缚和残害,从此成为老百姓记忆中《牛郎织女传说》的标准版本。没有人注意,后来全国各地编集民间故事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乎全都采用了叶圣陶的叙事模式。

        唐明皇李隆基曾经感叹说:“去圣逾远,源流益别。”唉,难道这也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命运吗?只因流传的历史太过久远,竟然被改写得如此面目全非!时至今日,几乎无人懂得《牛郎织女传说》本来的文学意义,甚至连七夕节也被当代学者鼓捣成了“中国的情人节”,到了这一天,大街上都是卖花的,宾馆里都是开房的,可是家庭呢?在这个物欲横流和疯狂追求爱情的年代,有多少男人和女人早已丧失了道德情操上的自我勉励和期许?
       

        结语

        中国人面临着重建民族信仰的艰巨任务。习近平主席说过:“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令人痛心的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流变恰好反映了我们对传统的抛弃、对根本的丢失和对精神命脉的割裂。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当年戏曲改革运动的成绩和错误,重新整理中国的民间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事实上,认真研究牛郎织女文化和重新整理《牛郎织女传说》,不仅是为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我们的祖先历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传承,而今这种道德上的勉励依然是我们建设美好家庭和社会主义中国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我们应该自觉抵制那个以浪漫之名、行欲望之实的“中国情人节”,让传统的七夕节回到原有的文化立场上来,再一次承担起家庭文化建设的职能。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心一意,一生一世,让我们各自以星星一样的守望,在新世纪的天空再一次绽放出中华儿女们璀璨的爱情之光。(武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参考文献】

        按引用顺序列述如次

        1、张良皋《巴史别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2、潘世东《汉水文化论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3、成君忆《金银湖的前世今生》,《长江日报》2016年4月23日。

        4、刘庆平、刘森淼《武汉古代物质文化概述》,《武汉文博》1992年第1~2期。

        5、同上。

        6、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码头潭遗址公园文物调查、勘探工作报告》,2013年5月。

        7、吕思勉《中国民族史》有云:“夏为禹有天下之号,夏水即汉水下流。”东方出版社2012年5月。

        8、潘世东《汉水文化论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9、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2月。

        10、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上海人出版社2016年12月。

        11、胡火金《中国古代天文学对传统农业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2、王孝廉《牵牛织女的传说》,台北《幼狮月刊》1974年第1期;《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13、杨德春《牛郎织女起源新考》,《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

        14、《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15、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12月。

        16、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7、详见《诗经·商颂·玄鸟》。

        18、《荆楚岁时记》注引《世王传》。

        19、成君忆《牛郎织女的文学意义》,讲座,2017年1月7日,香柏读者沙龙。

        20、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乾隆十六年(1751)万卷楼刻本

        21、朱绍斌《郧子国辨源》,360doc个人图书馆2016年2月15日。

        22、详见《左传·成公九年》。

        23、成君忆《东西湖的文化之美》,2015年10月武汉市全民终身学习周推荐书目。

        24、《郧国:从传说走向信史》,彭鲁的博客2009-01-02 10:32:50。

        25、何光岳《郧子国考》。

        26、成君忆《东西湖的文化之美》,2015年10月武汉市全民终身学习周推荐书目。

        27、范锴《汉口丛谈》。

        28、漆凌云《性别冲突与话语权力——论建国前后牛郎织女传说的嬗变》,《民俗研究》2014年第5期。

        29、《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1951年5月5日颁布。

        30、漆凌云《性别冲突与话语权力——论建国前后牛郎织女传说的嬗变》,《民俗研究》2014年第5期。



              说明:中国艺术鉴赏网及各新媒体官方发布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中艺理论

       中国艺术品商城 - 品鉴 交流
    • 陶瓷
    • 玉器
    • 文房
    • 书画
    • 收藏
    • 茶艺
    • 紫砂
    • 乐器
    •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