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曹旭峰 作家,代表作《三国英雄赵子龙》
位于武汉江夏区的宋代湖泗瓷窑址群,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陶瓷生产的历史衔接地,数以千计的宋代瓷片裸露荒野,去看看,也是个不错的学习机会。
武汉江夏区青山村两座15米高的宋代窑遗址,在雨水的浸泡下摇摇欲坠。我们在现场看到,两座宋代窑遗址已经塌了半边,在周边的草丛中散落了数以千计的瓷片,以及挤压得一层层夹着残缺瓷碗或瓷片的匣钵。在离古窑遗址100多米远的小池塘底,同样散落着大量青花瓷片。
古陶瓷专家、武汉长庭博物馆馆长余长庭说,湖泗瓷窑址群’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陶瓷生产的历史衔接地,窑址群如果没了,这段历史恐怕真要泯没了。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李正文撰写的《即将消逝的文明》,“湖泗瓷窑址群”就位列其中。
资料显示,“湖泗瓷窑址群”有181处宋代古窑遗址,散落在江夏区粱子湖周边45个自然村里。2001年,“湖泗瓷窑址群”被定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青山村几公里远的江夏安山镇新窑湾村,有“景德镇前身”之称,是“湖泗瓷窑址群”的核心区,整个村庄几乎座落10多座古窑址上。一户村民家的牛圈就建在窑址群上,周边散落着大量的壶、罐、碗、盘、碟等生活用器瓷片,有的瓷片外壁还刻划菊瓣、莲瓣、团花等花纹。离此不远的一处已坍塌的古窑址旁,数条淹没于草丛中的青石板路,显示出昔日的繁荣。
粱子湖连接长江,正是这一地理位置便利,造就了湖泗窑曾经的辉煌。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李正文认为,随着南宋王朝的消亡,湖泗窑也一并消失于历史中。在粱子湖10多公里的湖岸边,散布着数以千计的瓷片,在阳光下闪烁。听祖辈说,沿湖曾经有众多窑址,生意一度非常红火。60岁渔民谌厚明说,生产的陶瓷从这里转运至长江,然后运往海外。
许多窑都沉入了湖底,至今还有渔民在湖边捡到完整的宋代瓷器。湖泗窑的生产技艺已经失传了,惟有对残存的湖泗瓷窑址进行研究,才可能揭开湖泗窑的神秘面纱。
余长庭创作了歌曲《印像湖泗窑》:神秘的面纱仅掀开一角,湖泗窑的传说谁人知晓,梁子湖畔山青林茂,斧头湖岸窑火印山高……
湖泗窑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窑址,曾代表了这一地区的陶艺文明,使中国陶瓷生产成为了一个完整系列。李正文教授认为,如今这个延续数百年的文明,极有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荡然无存。
中国艺术鉴赏网全国融媒体平台信息:
稿件审核:张佑军
责任编辑:林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