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昌少军,学者、书法家、篆刻家。又名昌盛,字茂之,号至诚斋主,1959年12月出生,湖北仙桃人,现居武汉。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流印社创社社长、湖北篆刻研究院院长、西泠印社社员、汪新士艺术馆荣誉馆长、江汉大学美术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历任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委员兼篆刻委员会主任、武汉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编著有《湖北现代篆刻家研究——以唐醉石、汪新士为代表》(与唐福祥合著)《西泠公益行名家系列·昌少军》《湖北代表书家作品集·昌少军卷》《中流篆刻十家·昌少军》《唐醉石年谱》《汪新士年谱》《吴丈蜀年谱》(与何宏亮合著)《湖北百年金石简表》《艺坛怪杰——汪新士纪念文集》、荆楚书画研究文库《中流学术十家》丛书等,并多次在《光明日报》《中国书法》《书法》《西泠艺丛》《书法报》《艺术与时代》《中国书画报》《艺术明星》等刊物发表书法、篆刻作品和理论文章。
图 昌少军《名山只合幽人住》(附边款)
余学印之初,师辈常以“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教嘱,余亦深以为然。近岁以来从事印学,始终困惑,及今“绘画印”创作日繁,忽有悟。一名优秀的篆刻家必将经历篆刻的三重境界,即“小心落墨,小心奏刀”“小心落墨,大胆奏刀”和“大胆落墨,小心奏刀”。下面分别论述三种境界:“小心落墨,小心奏刀”是篆刻初学阶段、模仿阶段,是第一重境界。这一阶段强调对中国传统篆刻艺术源头与脉络进行探索与吸收,对秦汉印及流派经典印临摹学习与模拟创作。因为初学阶段临摹力求形体、气质与原印相同,因此,临摹、镌刻会特别小心谨慎。此外,由于初学者基本功不扎实,手腕、手指发力不知轻重,也必须小心奏刀。
图 昌少军《诚信立世》(附边款)
“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是篆刻创作中级阶段,是第二重境界。这一阶段是篆刻作者有意识的发挥阶段。当篆刻作者具备一定的篆刻知识,有了较好的技法基础和镌刻基本功后,便会主观地寻找创新方向和灵感。在进行创作时,篆法上小心,镌刻时大胆奏刀,以追求作品的金石味。这一阶段是篆刻走向成熟的第一道分水岭,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篆刻作者在篆法、章法、刀法完全宗法经典印风或流派,由于局限于小心落墨,相当程度束缚了作者的创作思路与灵感,因此,篆刻作品很难脱前人之窠臼。另一种情况是,篆刻者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坚持,从自己的篆书风格中寻找个性,力争摆脱前人的束缚,并结合自己的喜好,形成风格,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功。
图 昌少军《帝高阳之苗裔兮》(附边款)
“大胆落墨,小心奏刀”为篆刻创作终极阶段,是篆刻艺术第三境界,也是篆刻的最高境界。象征着篆刻作者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从临创结合到彰显个性,从失败到成功,再从成功到更高一层次的追求。这个阶段的篆稿,不再拘泥某一笔画的细节,而是大胆落墨,充分彰显作者的独立性。这种境界意味着在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后,篆刻者能够在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个人风格,达到心手合一的境界。
图 昌少军《浮生适意即为乐》(附边款)
其间,篆刻作者多数会经历“大胆落墨,大胆奏刀”这个阶段,此阶段为篆刻第三重境界的早期阶段,也是篆刻走向成功的第二道分水岭。大胆落墨,大胆奏刀即当今所谓“大写意”,为了增加变数,一些作者将“大胆落墨”变成“不用落墨”,“大胆奏刀”变成“随便奏刀”。这种情况下,其作品往往设计草率、狂放,篆法缺乏推敲,整体缺少精致与内涵。有的作品甚至张牙舞爪、浮躁不堪,再加上“视觉效应”“展览效应”等词的加持,使之过犹不及,当前这种风气弥漫印坛。而“大胆落墨,小心奏刀”则能超越所谓“大写意”带来的作品刀痕狂狷,满眼燥气的弊端,控制精准到位,以更加强大的控制力使篆刻艺术创作上升到了更加深远的境界,似庖丁解牛游刃而有余,作品精到而恢弘。
图 昌少军《言与行其可迹兮》(附边款)
第三重境界与第一、二重境界相比,对篆刻作者的要求有着质的不同。一是,篆书功力有了不同,前两个阶段对篆体掌控不够纯熟,到了第三个阶段不仅识篆、懂篆,而且有了自家篆书的特点。二是刀法力度不同,前两个阶段用刀娴熟度欠缺、刀法单一,会出现力度不够或用力过猛的失误之处,到了第三个阶段用刀从摹、做、削变成了稳、狠、准,各种用刀方式自如切换。第三阶段的“小心奏刀”,是建立在对第二阶段“大胆奏刀”熟练掌控之上的,因为能够掌控大胆,所以小心奏刀也不妨碍达到大胆奏刀的线质。特别是笔画与笔画之间搭接、穿插,笔画的起讫以及线条粗细、转折等细节处理上达到精准,每一个笔画、线条都要精心雕琢,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三是,思想境界不同。到了第三个阶段,笔下、刀下所含的思想情感已发生了质的不同。篆刻作者能在前人印外求印的基础上,从绘画、建筑、音乐、文学以及版画、剪纸等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
图 昌少军《一意孤行》(附边款)
篆刻艺术虽然空间有限,但需要在方寸之间展现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元素。篆刻作品不仅要求整体布局的和谐,而且要求镌刻精到。每一个阶段,每一重境界,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低到高,层层递进,代表篆刻作者的不同阶段的艺术追求。
图 昌少军《中流印社》(附边款)
一位真正的篆刻家,需要在创作中兼顾整体与细节,既要考虑印章的整体效果,又要注重每一个笔画、线条的精细处,既要充分彰显个性与时代性,又有精致而合古意。这种要求与“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大胆落墨,小心奏刀”,就是从大处着眼,从精微处入手,通过精准的刀法,使作品达到至精的境界。也就是篆刻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是篆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稿件审核:张佑军
责任编辑:林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