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李冰 著名宗教造像雕塑家、
图汉代 庖厨俑 成都博博物馆
民以食为天,吃饭在对众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可以与天比拟,尤其是过年,一起做年饭一起吃年饭就是一家团聚最幸福的事情,因而饮食上升成一种文化,成为一份族群认同的载体。常说的乡愁、年味,就其本质而言,饮食占有了极大的比重。在原始洞穴壁画中里的牛羊,陶罐上的鱼纹,以及原始陶塑的猪狗,甚至直接塑绘食物的形象,足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图汉画像石宴请
在不同的文化里对于食物的认知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宗教团体中对于餐饮就有许多与平常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佛教里对饮食本身有许多的要求与规定,端碗称为“龙含珠”使筷名为“凤点头”诸如此类不甚枚举。
图青铜蒸煮器
对于寺僧来说行走坐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修行,用餐的地方被称为五观堂,所谓五观是指僧人吃饭时应该想见的五种思维境界,即计功多少、自忖德行、防心离过、正事良药、为成道业。这佛经教义中对于吃饭的一种升华,被赋予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对于珍惜食物、懂得寸薪粒米的来之不易是很有好处的。如今许多食物的浪费惊人,愧对劳动者也违背自然天道。
图木鱼
饮食表法,像教著称的佛教造像自然会有塑绘表现,其中五斋堂前悬挂条状木鱼就算其一。木鱼之名称由来,取自“鱼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鱼,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于诵经礼忏时,与铜磬相互配合,用以节制经颂。五观堂外挂着木鱼,“梆响过堂”,敲木鱼成为僧人进堂用斋的讯号。
图大云院香积菩萨
木鱼的悬挂方式还有表意,鱼头向外寓意丛林大寺,可以接待云游僧人挂单;鱼头向内寓意子孙小庙,无力接待云游僧人挂单;头尾横向,说明这里是一半子孙庙、一半丛林,可以部分接待云游僧人挂单。这是传统雕塑中以物表意的功能呈现,具有功能性的传统雕塑是具有亲近,教化,美化,让道场庄严的目的,木鱼是一种典型代表。
图敦煌莫高窟335窟《维摩诘经变相》
五观堂作为世俗意义上的餐厅,与之对应的就厨房有一个很美妙的名字“香积厨”。该名字源于《维摩诘所说经》,经文中说维摩诘居士病了,佛陀派弟子们去探病,维摩诘居士借机宣讲大乘佛法。临近中午,舍利弗动了个如何吃饭的念头。维摩诘居士凭借神通,到遥远的香积佛国,向香积佛求来一钵香米饭,使在场的大众都得以如愿满足,不少人因香而悟道。自此,寺院就把厨房取名为香积厨,希望弟子们能够因饭香而悟道。这里让维摩诘与众菩萨说法的图像就很适合在禅堂里出现,因为其中的这一章节恰好与佛教饮食有关。
图安岳石刻祥云建筑
香积佛国里的佛尊是香积佛是上方众香世界的佛陀,又称香台佛。《维摩诘所说经》卷下《香积佛品》记载,香积佛居住在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土之外的众香国,有清净大菩萨众。在此佛界中楼阁、步道、庭园等一切建筑,甚至连食物皆是香所化现,他们所食的香气,同流十方无量世界。而香积佛更是以众香来说法,国中的菩萨坐在香树下闻诸妙香,即具足一切功德。香闻之有觉,视之无形,若扩展成“香气”则有云雾之形态,不得不说佛经中所包含的雕塑创作玄妙莫测,以气味转换成云雾为材料,营造亭台楼阁,所运用通感化现自由切换确实妙不可言。
图监斋菩萨
还有一菩萨监斋菩萨,可算是以五观堂为其道场,管理着僧团餐饮。在僧团中,僧众须恪守祖师制定的清规,过着有规律的团体生活。若饮食不做统一管理,僧众,居士在饮食上无统一的规章制度,则容易,滋生不好习性影响僧团的团结。监斋菩萨手持铁棒铜锤的监管是给常住僧众的警醒“未供先尝三铁棒,私造饮食九铜锤。”若偷尝还没有供佛前之食物,要挨受三记铁棒;若私自烧煮食物,要罚打九次铜锤。
图香积寺 监斋菩萨
监斋菩萨又名紧那罗,意为“音乐天”、“歌神”,是佛教天神“天龙八部”之一,因其头上长角又被称为“人非人”。此外紧那罗还有男女之分,男性长一马头,女性相貌端庄,声音绝美。在中国佛教里,紧那罗曾化为少林寺香积厨火头老和尚,持三尺拨火棍打退围寺的红巾军,因之被尊为护法伽蓝。监斋菩萨像有三尊,分别为持法法身、护法法身、妙法法身。监斋菩萨头顶塑有发表上升的青烟,烟雾上有赤脚而立的观音像,法身形象则袒胸赤脚,头上有犄角、青面朱发,手握火棍,铜锤,是标准的一位武装护法。
图紧那罗王 北京大佛寺
五观堂中还有一尊大家熟悉非常欢喜的一尊菩萨,布袋弥勒佛。传说五代时候浙江天童寺过堂打板时,布袋和尚私自坐中央端位。眼看住持密禅师就要驾到,纠察师觉得不妥,气呼呼地用手揪住布袋和尚的耳朵,想把他拉下座来。谁知布袋和尚的耳朵被纠察师拉了一丈多长,耳朵都已经拉到斋堂门口,身体却丝毫不动地安坐在中央。主持禅密却恭敬让布袋和尚坐中心主位,从此以后,每天受午供的时候,布袋和尚就来了坐在主位,至今各寺院五观堂中中央还有供奉弥像。
图李冰作品 《水月观音》
佛教造像与一般的雕塑塑造有许多不同,但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以像教著称的佛教造像承载了太多的经文典籍故事内容。依照佛经变成图像,自然对于不同的造像者来说就有诸多的解读,需要造像者有能力塑绘好图解经文,这是一条充满好奇和艰辛的路。红尘俗世中的点滴失误迁移到宗教视角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意义。比如在餐饮中对于粮食有“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等,既有时时刻刻不离观照的勇猛精进,也有艺术极度浪漫的天马行空。
李冰,2000年四川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任教于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艺术鉴赏网雕塑编辑 、《雕塑》杂志传统雕塑论坛主持、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民协彩塑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美术学会会员、湖北美学学会会员。
中国艺术鉴赏网全国融媒体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刘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