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曹旭峰)论起画鱼来,武汉人往往会说起“江城鱼贩子”知鱼斋主刘建国。今年70岁的刘建国是中国花鸟画研修院院士、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湖印社社员、武汉民革书画院理事。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刘建国师从齐白石关门弟子王文农、李苦禅弟子徐湛、长安画派当代密体山水第一人马继忠等,这段求学经历为他打开了艺术大门,提升了艺术涵养,也使他与“花鸟鱼虫”结下了数十年的不解之缘。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与时代沧桑一样,刘建国学画经历注定要“一波三折”。1970年,16岁的刘建国作为知青,下放到了汉川农村。此时的他如“艺术小白”一样,不知道什么是中国画,却强烈喜欢“涂涂画画”,自然而然农村社队将黑板报画图任务交给了他。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凭着天生的艺术感觉,一年后,刘建国返城,机缘巧合拜在了齐白石关门弟子王文农老先生门下,一学就是三年,同时开启了他真正的艺术生涯。王文农老先生教学很是严谨,常常教戒刘建国要“少说多看”,只有通过细致观察,才能感悟到艺术的真谛。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多年后,刘建国听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时,方明白老先生的良苦用心。在跟随王文农老先生的日子里,刘建国学会了画花鸟及竹子,尤其是风雪竹的画法,用矾水在上宣纸甩、洒,形成风雪之势再画竹,然后用吹云弹雪法,一幅气势磅礴的雪竹栩栩如生展现眼前。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为人老实本份的刘建国,在王文农老先生眼里是一个难得的“好苗子”,众多弟子中老先生只为刘建国“开小灶”。在一张八仙桌上,摆上宣纸就开始授课。直到如今,刘建国对八仙桌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大潮泛起,刘建国遂下海经商,一干就是十年。直到2000年时,他再次回归到艺术,在汉口开了家专业画廊,书画经营得风生水起。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不时涌起强烈的创作欲望,他知道自己的艺术梦想要“复燃”了。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2011年,刘建国作出了令亲朋震惊的决定:弃商从艺,踏上往北的求学之路。在此期间,他先后在清华、北大及中央美院进行学习与访问,艺术收获颇丰。不久,刘建国有幸被李苦禅弟子徐湛、长安画派当代密体山水第一人马继忠收为弟子,艺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徐湛老先生对刘建国甚为器重,在他执教的中国花鸟画研修院里,刘建国被委以重任,协同管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优秀画家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刘建国创作上有了很大突破,开始思考艺术特色与艺术个性问题。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徐湛老师建议刘建国从江河入手,因为武汉为“江城”和“百湖之市”,身边最熟悉的环境,才能有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刘建国深受启发,在一番调研后发现,武汉鲜有画鱼的画家,如果以鱼为主要创作方向,可以填补这一领域的不足。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说干就干。刘建国将鲇鱼选为创作重点,又买来数十种其它鱼类观察,他笑谈这些都是他的“鱼模特”,往往一观察就是一整天,不知疲倦。刚开始,他用单线条描绘鲇鱼,展现活灵活现的画风,很快就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然而,刘建国心中却又隐隐不安,虽然单线条逼真表现鲇鱼的身姿,却不能很好展现鱼儿在水中的“恣意”形态。为此,徐湛老师一针见血指出,鱼在水的形像应该是“一个整体”,只有充分画出这一个“整体”,才能有局部的形态精彩。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如梦初醒,刘建国终于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徐湛老师又为他展示鲇鱼“一笔画”画法,即重笔如泼墨般画出鱼主脊梁,再施以辅笔绘出头部、嘴巴等细节,用笔应随意且直率,一条鲇鱼陡然立于眼前了。
图 画家刘建国作品
徐湛老师的展示令刘建国有了“顿悟”之感,多年来的艺术创作思想,即刻如涌潮般贯通,这种思想很快延伸到了鱼的画法、花鸟的画法……刘建国的艺术绽放出全新的活力,作品也陆续获得国家及省市奖,创作的鲇鱼作品还被海外重要艺术机构和藏家收藏。看着刘建国有了长足的进步,徐湛老师非常欣慰,专门为他的工作室题写《知鱼斋》,希望他能像鱼一样在江海中搏击风浪,为自己的艺术梦想写下辉煌的篇章。
图 刘建国与作者及好友合影(居中长须者为刘建国)
中国艺术鉴赏网及新媒体各官方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中艺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