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董阳: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点击:7086次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董阳  中国艺术鉴赏网主笔

        配图:楊耀洲  中国艺术鉴赏网艺委会主任
       


       

        写这篇小文,缘起这尊貌似达摩的观赏石,它是我无意间从朋友店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的,见到它眼晴一亮,惊羡不已,似有故人久别重逢之感,捧在手里久观不忍放下,我笑着和朋友开玩笑: "这么好的东西弃之角落,你这是暴殄天物啊"! "喜欢,就送你"。
       


       

        (图)楊耀洲重彩作品
       

        朋友十分爽快。"那不行,无功不受禄。这样吧,我用一坛存放了十六年的五十斤老酒和你置换,你看如何"?"真的?让你破费了"。朋友高兴得不得了,一口应诺。我笑了笑: "物有所值,一言为定,成交"。朋友嗜酒,得到一坛我珍藏多年的陈酿;我爱石,拥有了一块心仪的宝贝,两相情愿,皆大欢喜。

        石头拿回家,我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观看了很久,越看越喜欢。说实话,喜欢归喜欢,这块石,姓甚名谁?产自何地?我还没来得及完全搞清楚,据经验判断,它应该属于戈壁石的一种。即便如此,并不影响我对它的钟爱。经一番除尘清洗,石头焕然一新,置于窗明几净的书案上,每天与之相伴。既增添了生活情趣,又改变了它遭受冷落的命运。
       


       

        (图)楊耀洲重彩作品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双石》诗结尾里的一段人与石的精彩对话: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这段话写出了白居易"待石如宾友"的爱石情结,同时也替我表达了我想表达的心意。说它精彩,是白居易视石如人,把石当成了知已,当成了好朋友,并发出许诺,真诚地表达了愿意与其相伴终生的殷切之情。

        文人玩石,推算起来,应该始于唐朝,白居易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不仅是观赏石的行家里手,同时也是赏石文化,美学理论的奠基人。"怪且丑"这一美学理念,就是出自他的《咏双石》"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今人的"丑石观",即源于此。

        在中国古代,象白居易这样爱石的文人墨客,几乎都与石结下了不解之缘。闲暇之余,都有赏石,藏石,玩石之嗜好,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和趣闻。
       


       

        (图)楊耀洲重彩作品
       

        唐以后,到了宋代,玩石之风也十分盛行,上至皇帝,宰相,下至文人墨客,平民百姓,藏石,玩石蔚然成风达到了巅峰。尤以东坡,米芾最为有名,而陆游爱石虽鲜为人知,但他一生也写过不少咏石的诗,最为有名的,也是妇孺皆知的,莫过于:"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苏东坡也是赏石的高手,他提出的"石文而丑"的赏石观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大。真正玩石痴迷到人石相融,人石合一的,谁都比不过于奇人米芾。据传有一天,米得到一块好石,抱着它,高兴得合不拢嘴,口里振振有词的唸道:石兄石兄,我想你二十多年了"。行不离石,坐不离石,连睡觉也抱着它,整整三天三夜。
       


       

        (图)楊耀洲重彩作品
       

        对石头钟爱和痴迷的情结,我想,古人和今人,大体应该是相似相通的。这块象形石,在我眼里,称得上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发现它,等于发现了艺术;拥有它,也等于拥有了艺术。偶遇所得,说明我和这石头有着解不开的前世渊缘。一般说,这种机然巧合的概率是极低的,如同中六合彩,完全是冥冥之中的幸运,这是否就是人们常说的石缘呢?

        当一个爱石的人,有缘获得一块珍贵无比的玩石,兴奋之情自不言而喻。这种情结,虽然达不到古人"拜石为兄"的痴迷,但它依然享有"坐而得之,为适意之用也"的妙趣。除了自己观摩把玩,怡然自得外,我还时不时拿出来显摆示人,请好友一块过来评议鉴赏,从中生情颐志,获得美的享受及情趣。
       


       

        (图)楊耀洲重彩作品
       

        石不大,石高只有120厘米,表皮为泥金色,皮壳上布满大小大不一的瘤体,密度大,手感重(矿石的感觉),上小下大,貌似达摩,妙在天成;形态别具,生动传神;有动感,意韵足,极具观赏性,堪称象形石中的上等佳品。用米芾的话说: "如此之石,安得不爱"?揣摩再三,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 "妙悟"。

        欣赏象形石也是因人而异的,赏石人的角度和文化素养的差异,包括观摩时间的长短,心情好坏,以及思想境界的高低,衍生出的效果和意境也会截然不同。比如眼前这块象形石,正面看,形似达摩,但从另一角度观察又如同海獅,正所谓:"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象形石有异于其它观赏石的魅力所在。
       


       

        (图)楊耀洲重彩作品
       

        鉴定一块石的好坏与优劣,不能光看质地,要先从外形上去寻找感觉,然后,从具象、抽象、意象、幻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仔细观摩和研判,看神形是否兼备,结构是否合理,情景是否有趣、意境是否深邃,等等,这是欣赏象形观赏石的关键。很多不起眼的丑石,表面看上去凹凸不平,疤痕累累,似乎难以用寻常的审美观去看待它,但难看的"丑"里,依然可以发现"陋劣之中有至妙也"。苏东坡在他的《怪石供》一文中说:"石怪愈表石之千态万状,愈有石味"。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因丑而雄伟,因丑而秀丽的玩石,方臻佳品。丑到极至方为美,这就是丑的辩证法。
       


       

        (图)楊耀洲重彩作品
       

        关于观赏石的经济价值,我曾和朋友一起探讨过。其实,这个问题无法定论,也不好陈述。市场法则是,物以稀为贵。"黄金有价石无价",这条度量定律,既然适用于宝石,同样也适用于玩石。玩石虽没有宝石的细腻温润,有的只是溢于表而纳于内在的敦厚与沉稳,形美神足,意韵悠远,让人百看不厌。这是玩石让宝石相形见绌的地方。还有它奇特,它的独一无二,它的自然天成,它的不可再生性,这些都无法用金钱去衡量。其实,上述的一切不重要,重要的是赏石人在赏石的过程中,获得的心灵上的美感和享受,这才是关键所在。
       


       

        (图)楊耀洲重彩作品
       

        赏石,是一个让人精神得以升华,同时,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也相应得以提升的过程,这是软实力,金钱办不到。这样的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累积的过程,是陶冶性情的过程,是净化心灵的过程。在爱石人的眼里,一块好的观赏石,所具有的收藏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图)楊耀洲重彩作品
       

        说到底,观赏石的欣赏与收藏,注重的是文化内涵的追求,重古拙,轻漂亮,形有尽而意无穷的象形石,盘玩起来才会有其乐无穷,玩味再三的乐趣。过于单调平淡,一览无余的石头,就丧失了收藏和摆放的意义。这是我近日盘弄玩石的一点心得,算是一点肤浅的妙悟吧,谈出来与朋友们分享,并作小诗一首以记。

        纵览奇石千转留,天成自然非人谋;

        喜观达摩戈壁出,更爱宗师神韵浮;

        石间寻幽诗亦画,佛影觅趣乐忘忧;

        凝神侧目无限意,即不言语亦风流。
       



            中国艺术鉴赏网各官网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刘梅(北京)

       中国艺术品商城 - 品鉴 交流
    • 陶瓷
    • 玉器
    • 文房
    • 书画
    • 收藏
    • 茶艺
    • 紫砂
    • 乐器
    • 工艺